![]() |
1.对全域旅游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发展旅游意识较为淡薄,认为旅游业与工业相比,体量小、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对GDP和财政的贡献度不高。有的认为景区旅游就已经伤筋费神了,全域旅游更是难上加难。旅游业投融资渠道不畅,随着全域旅游对投资需求的与日俱增,单靠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的传统融资方式已难以为继,地方财政更是杯水车薪。
2.旅游空白点较多。江西在两年内有条件建成符合标准景区的旅游资源约有200余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2017年,江西共有3A以上景区389家,其中,5A级景区10家,4A级景区125家,3A级景区254家。塑造升级了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婺源、景德镇等一批产品成熟、配套完善、知名度高的老牌景区,成功打造了篁岭、灵山、樟树盐温泉、羊狮慕、海昏侯墓园、鄱阳湖湿地公园等新兴景区。但“山强水弱、乡强城弱、点强面弱、边强中弱”的问题依然严重。全域旅游要求行车半小时能看到景点。现在还有一大批观赏休闲价值很高、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景区景点没有打造出来。这批景点大约有1500余个,如桃花源、太乙村、铜钹山、古蜀地等景点,她们就像待嫁的女儿,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旦成功开发,必将惊艳世界。
3.基础设施滞后。我省旅游业近年发展迅速,但总体实力仍然不强,基础设施滞后的情况并未完全改变。有些景区景点缺少高水平的发展规划,交通、给排水、厕所、索道等配套设施薄弱,餐饮、住宿、休闲、购物场所档次不高。有的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低,特色不鲜明。产品链条单一,休闲型、体验型、娱乐型等消费项目不足。一些地方还严重依赖“门票经济”,与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要求相去甚远。
4.品牌知名度不高。“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宣传和整体打造,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但有些地方和景区的品牌还未打造出来,有的则是变来变去,影响了品牌效应和宣传效果。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