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篇语笔谈主持人
黄细嘉:
随着全国新冠疫情趋稳向好格局形成,一度停驶的中国经济巨轮重新启航,各地企业纷纷有条件复工,应该说这是形势逼迫的理性选择。受打击最深重和影响最长久的文旅业也逐步开放,尤其是很多景区已经开门迎客。抗疫期间景区有条件开放说明,“后新冠”时期文旅产业发展已逐步开启篇章。
疫情防控指导专家钟南山院士说,景区开放很有必要,因为景区本来就是开阔地带和空气新鲜的地方,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好的作用,但要加强防护、不能聚集。也有专家呼吁,由于文旅行业流动的聚集性特点,是最应该放慢开放脚步的行业。只有真正安全了,游客才有信心走进景区,可以说,游客有信心,开放最有效。
一旦在确保安全的环境下开放,难免会迎来疫后“井喷”现象,毕竟文旅活动停摆和我们居家隔离了很长一段时间,聚集的需求会有所增强。面对“后新冠”时期文旅产业有效需求,我们应如何准备和应对?有鉴于此,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组织省内著名文旅学者开展笔谈活动,就“后新冠”时期文旅产业的重振策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主张,以期提供给文旅部门决策参考。
殷剑:“疫”后必须推动旅游产业要素的均衡发展
邹勇文:疫情后稳定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应对措施思考
冯淑华:疫情与强季节性叠加影响下的花海景区应对策略探讨
熊伯坚:疫情之后江西文旅企业发展之思考
李松志:“后新冠”时期乡村旅游目的地将再创辉煌
胡建华:关于强化旅游产业风险防控的建议
胡林龙:疫情危机下中小微旅游企业发展的当下道路
张志荣:温馨服务温热市场
黄细嘉:“新冠”疫情后如何开启文旅产业发展的“快捷键”
“疫”后必须推动旅游产业要素的均衡发展
殷剑: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南昌师范学院副校长,教授
虽然疫情暂时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如何“转危为机”,推动游客“疫”后更加热爱生活,推动旅游产业内部形成加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的共识。让“疫”后旅游产业发展的更“猛”,实现旅游发展由旅游者外部消费占比的竞争逐渐过度到产业内部消费者对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消费选择的竞争,是当前旅游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关注“疫”后旅游产业要素的均衡发展十分重要。
一、产业要素的均衡发展是影响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产业要素包括生产资料、生产者和生产关系,“疫”后产业要素的均衡发展要求政府、企业和旅游从业者协同发力。政府要在加大行业指导和市场监管、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旅游投资、加大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企业要在创新产品业态、提高服务质量、加大产品营销、策划特色活动等方面加大投入,旅游从业者要在更加爱岗敬业、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方面获得更大认同。
二、产业要素的均衡发展是制约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从游客满意度来看,“疫”后可供选择的旅游产品是否充足、产品业态的更新是否及时、区域文化和特色产品的营销是否到位、政府对诚信消费和旅游环境是否不断优化,都将成为影响游客选择和消费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三、产业要素的均衡发展是产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任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必须有外部经济发展的保证和产业自身变革的双向驱动,旅游产业也是如此。“疫”后旅游产业要想获得可持续的快速发展,就必须通过产业要素的均衡发展和不断注入发展的动力、不断激发创新的活力、不断提高满足消费需求的实力来实现。
疫情后稳定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应对措施
邹勇文: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院长,江西财大江西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使得对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具有高度敏感性的旅游业,遭受深远影响和全面打击而成为重灾区。这次影响链和冲击波的背后,还有千千万万的旅游人,包括旅行社导游、宾馆和餐饮服务技术员、营销推广与策划创意人员等等。其中,影响最突出的当属导游,因为导游与旅行社劳动关系不确定,没有固定基本工资,大部分导游的收入水平比较低、收入结构不合理,这也是部分导游与游客二次消费挂钩、强制购物事件频发而导致导游职业形象备受诟病的重要原因。不难想象,广大的一线导游群体在这次疫情后,要么只能忧心的期待旅游产业的尽快恢复,要么只能忍心的辞职转行或转岗。如此一来,旅游从业人员的流失问题,又将对疫情后旅游业的复苏与振兴造成二次损伤。
诚然,这次疫情也给了中国旅游业一个集体反思和自我休整的窗口,业态产品、管理理念、运营模式等方面或许都将出现一个新局面。然而,“黑天鹅”并未飞走,复工潮又处于渐启中,旅游行业在对人才吸引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稳定现有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凝聚涉旅企业员工人心,从而为旅游业能实现健康有序发展蓄力储能,依然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老课题。我想,有以下几点应对措施供参考
。一是政府部门出台扶助政策。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管理和引导职能,为涉旅企业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及时兑付奖补资金,依法实施税收减免和缓缴;强化金融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加大信贷力度缓解旅游企业资金压力,出台针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个人奖励政策。
二是行业协会制定帮扶机制。各地旅游协会等组织尽快构建和完善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的大数据库,精准的为旅游企业和人员排忧解难;与旅行社协调,鼓励其建立弹性雇佣机制,给正式导游底薪和社保,切实解决导游群体的实际权益;建立旅游从业人员的帮扶机制,免除导游个人会费,发挥协会组织的资源和优势做好一本“帮扶账”;加快成立旅游志愿者组织,扩充旅游服务队伍,提升旅游产业形象。
三是旅游企业主动担当履责。在疫情和产业复苏期间,利用公益学堂等方式多开展线上心理辅导,激励员工荣誉感,对职业前景抱有信心;及时支付工资和福利,甚至调升薪酬安抚员工情绪;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开展线上技能素质培训,强化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通过各层面打出稳定旅游从业人员和凝聚人心的“组合拳”,缓解旅游从业人员的生存问题,消除旅游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关键时期的“适疫性”和免疫力,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旅游人才生态圈,提升旅游产业的队伍力量、服务质量和贡献份量。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