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13707098659  投诉:13707098659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化旅游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青海冷湖不再“冷”!

2021-08-16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徐志玲作者:赵幸

  七月的柴达木盆地天气多变,昼夜温差大,时常有沙尘。从甘肃敦煌乘车到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小镇大约10个小时,沿途能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车。平素安静的冷湖小镇因“航天少年火箭先锋夏令营”的到来,平添了几分喧嚷热闹。

  “冷湖”二字与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在这里发现石油并开发建设紧密相连。戈壁滩上竖立的几台采油“磕头机”和它身后的旷野,见证了1954年石油大会战轰轰烈烈的场景。当时,数以万计的石油工人工作生活在这里。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陆续搬离这片戈壁,只有四号基地留存下来,成为今天的冷湖镇。215国道边的戈壁滩上,矗立着高耸的纪念碑和一片墓地群。墓碑上铭刻着为新中国找石油不惜付出生命的老一代石油人的名字,座座墓碑面朝东南,寓意他们长眠于此,守望自己的故乡。

  柴达木盆地被许多人称作“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无人区沟壑纵横、犬牙交错的地形既令人生怯,又让人着迷,在这里,还有大面积珍贵的雅丹地貌。如今,突飞猛进的航天技术给这片无人区带来发展新机遇,冷湖镇翎客航天试验基地以及航天旅游产业相关配套设施正拔地而起,吸引八方来客,其中就有参加此次“航天少年火箭先锋夏令营”活动的孩子们。这群孩子来自全国各地,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10岁。孩子们白天顶着戈壁风沙,在户外负重徒行,夜晚搭帐露营,看漫天繁星、九天银河。在“火箭工厂”,他们自己动手制造,成功发射可回收的模拟火箭。由科幻小说改编成的沉浸式剧目《灵魂游舞者》表演,给身处大漠星空的孩子们带来梦幻体验。科学、科普、科幻三大论坛讲座现场,孩子们用专业的航空术语争先恐后提问,交流场面十分热烈。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岫彬说:“这些孩子的航天知识积累、理解力和创造性思维超出我的想象,我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希望,下一代的航天少年未来已来。”

  未来,冷湖将发展成科幻创作、极限运动、“火星”营地和航天旅游的集散地。让冷湖小镇重新复苏,青海冷湖不再“冷”!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江西旅游信息通讯员
 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群

江西旅游网信息员

江西红色旅游网信息员

江西文化旅游网信息员
江西网警在线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