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到宜春,一定要造访宜春台。如果你是“烟花三月,草长莺飞”时节而来,就更要“桃李芬芳登春台”了。
在古代,“台”是传统建筑的一种,形制多样。但高而平,上有建筑,则是它的主要特征。
宜春台建于公元前129年。当时宜春侯刘成在城中总共建造了5座台阁,并称五台。其中最为壮观的便是宜春台,四周大量种植桃李,逢春而开,一片芬芳,游人登台赏春,远眺群峰,一时成为胜景。而与宜春台遥遥相望的,便是仙女台、凤凰台、湖冈台、化成台等4台。
天盛二年(1024年),刘嗣隆由临川奉诏调任袁州知州事。到达宜春后,简单整理行装,便登上宜春台,一览水光山色。乘余兴不减,回到府衙,便写下《宜春台》一诗,诗曰:“一簇亭台画亦难,公余到此暂盘桓。山多不似城中景,树密偏宜雨后春。风送江声穿郡郭,日推云影下峰峦。当时吏部曾游否,何事无文石上刊。”叙述了自己这次登宜春台的心情感慨,也为“人文宜春”留下了宝贵的笔墨,并开启后端。
宜春台的历史很悠久,比黄鹤楼早300年,比岳阳楼早500年,比滕王阁早800年,更像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者,沉稳而安详。台顶的建筑原为仰山行祠,是祭祀仰山神龙的地方,十分著名。民间有个传说,某夜,5只神龟潜入宜春城,被仰山神大声喝住,神龟便四散奔逃,其中一只来不及逃脱,于是化为宜春台。所以,这里又称“龟山”。
宜春台上有水星鼎,很著名,当年南昌绳金塔寺也曾经仿造。慈禧亲笔所书“宜春”二字石碑仍在,成为了“镇台之宝”。2000多年来,宜春台守望着古城,成为宜春人心中的圣地。
“谪官谁住小蓬莱,唯有宜春有古台”,我们今日寻找登临之处,不妨也来宜春台。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