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13707098659  投诉:13707098659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化旅游网 > 新闻 > 地市新闻 > 萍乡

詹彩霞:“折翼绣娘”绘就“彩霞”人生

2022-07-14来源:萍乡日报编辑:徐志玲作者:彭清华

  她3岁时遭高压电击失去双臂,40余年来,她没有听天由命,而是苦练双脚,不但学会了吃饭、洗漱等基本的自理技能,而且还通过双脚学会了写字、干各种家务,甚至学会了刺绣。2019年6月,她荣获孝老爱亲类“江西好人”称号。她就是自强不息绘就“彩霞”人生的“折翼绣娘”——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筲箕街居民詹彩霞。

  年少苦学基本技能

  20世纪80年代初,3岁的小彩霞跟着在机械厂工作的母亲去上班。母亲忙着工作,没空照看她,她便跟着一群小伙伴在厂里到处转,一不留神,双手触碰到了高压电线。就这样,她永远失去了双手。

  才3岁的小不点本来就需人照顾,这一来更是连吃饭、穿衣、洗脸、梳头等简单的活都干不了,只能完全依赖家人的帮助。爸爸、妈妈成天为生计奔波,小彩霞觉得自己要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学会自己照料自己。“6岁那年,妈妈煮了一碗面条放在我跟前的小凳子上。我低下头,弯曲双脚,左脚稳住碗,右脚笨拙地夹起勺子,舀起面条往嘴里送,尽管这顿早餐花费的时间多,可我心里高兴极了。”詹彩霞微眯着眼睛,回味起人生第一次用脚代替手。

  “看见哥哥姐姐和其他孩子都上学了,我就缠着爸爸妈妈也要去读书。只读了一年多,就因不会写字而辍学了。”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陷,詹彩霞决定练习用脚写字。刚开始,脚趾头一点都不受控制,怎么夹都夹不紧铅笔,她狠狠心用绳子将铅笔和脚趾紧紧捆在一起,常常一练就是一整天,脚被磨得又红又肿又痛。爸妈心疼她,劝她放弃,她摇摇头,自始至终不愿放弃。终于,她的双脚变得跟别人的双手一样灵活了。13岁时,詹彩霞又上学了。因为年龄比别的孩子大许多,个子也比他们高一大截,时常被周围的小朋友嘲笑。可詹彩霞笑吟吟地说:“你们用手能做的事,我用脚都能做到,你行吗?”詹彩霞通过不断努力,不仅学会了用脚吃饭、写字,而且还能用脚穿衣、做饭、做家务,成为远近闻名的小能人。

  婚后力挑家庭重担

  1999年,詹彩霞结婚了,不久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孩子,给她带来了许多欢乐。然而,由于丈夫没有固定工作,收入时有时无,三口之家的日常生活时常捉襟见肘。

  虽然有娘家人帮衬,但詹彩霞明白娘家也不宽裕,一切最终还得靠自己。为谋求新的生活路子,她决定学会一项技能,于是报名参加了市残联组织的“淘宝网云客服”“电子商务”培训班。培训班结束后,詹彩霞克服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通过考核,应聘一家网店客服岗位,每天工作9小时以上,一个月下来只有500元的收入,但是,她还是努力坚持着。几年后,该网店关门了,詹彩霞又面临新的选择。

  自己还能做什么呢?思前想后,詹彩霞学起了那些年风靡一时的十字绣:她一只脚夹针,一只脚送线,将一根根线准确无误地穿进针眼,每一针每一线都缝进了詹彩霞对新生活的无限希望。虽然完成一幅普通的十字绣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收入最多时也只有1000元,但这笔钱可以维持她和孩子的基本生活花销以及学费等。

  后来,十字绣行业萧条了,詹彩霞开始绣鞋垫卖,每双定价25元,但一个月也只能绣几双。安源镇、筲箕街社区为了帮助她,联合爱心人士为她发起认购鞋垫活动,有的爱心人士表示可以不要鞋垫或增加鞋垫价格,但詹彩霞从不借此多收一分一毫。

  力所能及回报社会

  坐在詹彩霞家位于6楼的两居室内,但见室内收拾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阳台和楼顶上还养着好多盆花,处处透露着温馨的气息。

  安源镇筲箕街社区和谐小区支部书记说:“彩霞心态特别好,从不把自己当成残疾人,平时没有一点消极情绪和抱怨。社区有啥事,她不但主动积极参加,还经常帮助邻居老人收衣服、打扫楼梯间的公共区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虽然自己生活困难,但却总想着如何回报社会,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她的邻居家有个小孩患脑瘤急需手术,彩霞毫不犹豫将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400元全部捐赠给她家。”

  小区支部书记还提到一件事,詹彩霞所居住的小区困难居民多,每月拖欠水电费的人也多,但詹彩霞从不拖欠,每个月早早地计划好费用,水电费用单一送过来,她就主动跑去交费。

  “作为一个残疾人,我经历了很多磨难,在成长的道路上,一直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关爱,还被评为‘江西好人’。因此,我不仅要坚强地生活下去,而且要通过辛勤劳动来改善家庭生活,感染他人,树立标杆。只要有能力,我一定要回报社会,教育孩子感恩社会!”詹彩霞坚定地说。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江西旅游信息通讯员
 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群

江西旅游网信息员

江西红色旅游网信息员

江西文化旅游网信息员
江西网警在线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