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8月15日——17日,江西省第十三届少儿艺术节在九江成功举办,本届艺术节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江西省文化馆承办。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届艺术节各项展演活动和承办工作,按照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扎实推进少儿艺术节的各项赛事承办活动。力争通过活动发现和培养一批少儿艺术人才,推进九江文化强市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擦亮九江文化艺术名片,促进全市少儿艺术事业健康成长,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活动概况
本届少儿艺术节是我省第八届艺术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放在省会城市以外设区市举办,主题为“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整个活动为期3天,由少儿合唱、舞台艺术、美术书法和残疾人青少年大赛四部分组成,其中首次将残疾人青少年大赛纳入少儿艺术节。参加本届艺术的展演人员、志愿者、保障人员、指导老师和家长总计达2400多人,其中参加展演人员达1800余人,规模创历届之最,四大类别209个作品参加展演和展览,作品创历届之最。艺术节期间,线下、线上看展演达300万+播放量,关注度创历届之最。少儿合唱类九江市有3个节目进入全省16个决赛名单;舞台艺术类九江市有7个节目进入全省27个决赛名单;少儿美术和书法类九江市有20个作品进入全省153个作品名单;残疾人青少年展演九江市有2个节目进入全省13个展演节目名单,进入决赛作品创历届之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客户端、国家公共文化云、大江网等多家媒体对艺术节前期准备、实时盛况等进行了直播和集中宣传报道。
二、主要做法
(一)提前策划有序推进。为打好江西少儿艺术节“战役”,市委宣传部、市文旅部门4月初开始筹划,针对本届少儿艺术节时间紧、任务重、活动多、人员多等特点,制定了细致周到的方案,扎实有序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二)四级联动全力以赴。省文化和旅游厅高位推动,负责指导;九江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具体部署;九江市文广新旅局全程负责,主抓落实;市直及县区相关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合作,确保了整个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三)未雨绸缪优化服务。艺术节期间,九江市文广新旅局优化服务保障,细化任务分工。从人员接待、活动宣传、赛事组织、策展布展、疫情防控、交通保障、饮食卫生、志愿服务等各环节全方位保障到位。
三、亮点工作
(一)工作创新获得一致好评。围绕少儿舞台艺术展演、少儿合唱艺术节、残疾人青少年艺术大赛和少儿美术书法大赛四项精彩活动,九江市创新了多个第一:第一次开展了吉祥物征集、第一次启用小小主持人,第一次拍摄了少儿专题宣传片,第一次制作了系列宣传海报,第一次成立了志愿者队伍,第一次制作主题歌曲,第一次统一了VI设计,第一次研发了系列文创产品等,为艺术节的顺利召开营造了浓厚的承办氛围,较好地扩大了少儿艺术节的影响力,得到了全省广大群众和小朋友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二)文化惠民赢得群众点赞。九江市文广新旅局、九江市文化馆为更好地在活动中展示九江公共文化惠民成果,赛事期间,所有比赛场馆和活动项目全部向观众开放,既有线下观演,也通过户外大屏、国家公共文化云、“云上九江”实施网络同步直播。艺术节期间正值暑假,九江市文广新旅局充分利用暑期档,进一步丰富全市广大青少年的假期生活,同步举办“‘童’乐艺术节——九江市暑期少儿嘉年华”六大板块文艺活动,带动更多家庭和孩子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努力让少儿艺术与人民群众贴得更近,赢得了广大市民的点赞。
(三)以“艺”为“翼”点亮少年梦想。平等、参与、共享是本届少儿艺术节的一大特点。九江市以“组织出彩、赛事精彩、群众喝彩、结果添彩”为目标,用力、用情办好残疾青少年艺术大赛,发挥“江西少儿艺术节”及残疾人青少年艺术展演的品牌文化活动示范引领效应,广泛感召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关注残疾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感受他们对艺术的渴望,了解艺术教育对他们树立自信、体现自身价值的巨大帮助,以“艺”为“翼”,助力广大城乡残疾青少年翱翔艺术天空、放飞艺术梦想。
(四)用艺术之力助力乡村振兴。本届少儿艺术节还有一个亮点就是用艺术力量为乡村振兴助力。结合艺术节的举办,九江市文广新旅局、市文化馆在筹备阶段就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一批书画名家挥毫泼墨,以绘画或书写的形式创作出了一批反映少儿励志、成才类的书画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艺术节期间展示之后再进行公益拍卖,所筹爱心善款将用于乡村助学的公益事业,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一份微薄之力。(图文来源:九派文旅)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