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承载文明,传承历史。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好江西文物故事,江西省文物局、江西省博物馆学会举办了“全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评选推介活动。
通过各级文物部门推荐、公众参与、专家评选,综合陶瓷、青铜、玉器、书画、革命等江西主要文物门类和重大考古成果,挖掘文物历史科学艺术等多方面价值,最终推选出“江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录,于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公布。
这10件(组)赣地珍宝,涵盖青铜、陶瓷、书画、玉器等,类别丰富,时间跨度三千余年,从商代青铜重器到近现代红土地的革命物证。大洋洲遗存揭开江南青铜王国的面纱,海昏侯刘贺墓文物精品展现大汉风度,首批禁止出国(境)的青花釉里红谷仓呈现千年瓷都风采,元青花梅瓶举世瞩目,万国来朝图瓷尊是中西交流、丝路繁荣的实证,八角楼的灯光照亮新中国之路……
江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按年代顺序)
1、大洋洲商代墓文物精品/ 江西省博物馆
伏鸟双尾青铜虎
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是存世最大的先秦时期青铜虎,有“虎王”之誉,造型栩栩如生,纹饰繁缛富丽,是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长江中游商代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双面神人青铜面具
双面神人青铜面具是国内迄今所见唯一的商代双面青铜面具,人性与神性完美融合,反映了商代南方独特的信仰崇拜,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
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通高105厘米,重78.5千克,有“甗王”之誉。耳上立鹿传神,整个器物一次浑铸成形,体现了商代南方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
活环屈蹲玉羽人
活环屈蹲玉羽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带活环玉饰。造型神秘,亦人亦鸟,反映了南方地区鸟崇拜,体现了高超的玉雕技术,在中国玉器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2、海昏侯刘贺墓文物精品/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孔子徒人图漆衣镜
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是现存最早的孔子形象文物珍品,是西汉时期漆器的巅峰之作。镜匣上有孔子及颜回、子贡、子路等弟子的画像和生平事迹,是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重要物证。
《论语》竹简
《论语》竹简是西汉儒家经典文献的代表,是失传一千八百多年的《齐论语》版本,比《论语》通行版本多两篇内容。
刘贺玉印
刘贺玉印是墓主为汉废帝刘贺的关键实证,该印为和田白玉、螭纽,属汉代玉印之精品。
汉代青铜雁鱼灯
汉代青铜雁鱼灯是目前国内同类器物唯一成对出土,造型优美、寓意吉祥、科学实用,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套鎏金青铜编纽钟、青铜编甬钟
套鎏金青铜编纽钟、青铜编甬钟是国内罕见、工艺精美的西汉实用鎏金青铜编钟,包括14个钮钟和5个甬钟,反映了西汉王侯礼乐制度。
3、南宋持罗盘立人陶俑/抚州市博物馆
南宋持罗盘立人陶俑是现知世界最早的旱罗盘造型实物,将旱罗盘发明的时间提前了近400年,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4、元代青花釉里红楼阁式瓷谷仓/江西省博物馆
元代青花釉里红楼阁式瓷谷仓是罕见发现具有明确纪年(公元1338年)的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是我省唯一入选国家首批64件禁止出境的“国宝”。造型独特,集红釉、青花、釉里红等高温釉彩于一器,是仅见的重檐庑殿顶楼阁式谷仓,代表元代陶瓷雕塑最高水平,对研究戏剧文化有重要意义。
5、元代“阳平治都功印”铭玉印/江西省博物馆
元代“阳平治都功印”铭玉印为重要的元代道教文物,为元代以来张天师所用。“阳平”为道教“二十四治”的管理中心,“都功”指道教首领。玉质温润、雕琢精美、工艺细致,螭龙印钮显示至尊等级。
6、元代青花带盖瓷梅瓶/高安市博物馆
元代青花带盖瓷梅瓶是举世瞩目的高安窖藏出土元青花瓷的重要代表,是陶瓷文化和儒家文化珠联璧合的产物。6件梅瓶盖内壁和底部分别墨书“礼”“乐”“射”“御”“书”“数”等铭文。造型优美,纹饰丰满,主题突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7、清代个山小像图轴/八大山人纪念馆
清代黄安平绘个山小像图轴是现存唯一的八大山人(49岁时)真实画像,揭秘了八大山人身世。画中有多处八大山人的题跋,史料价值高,以真、行、草、隶、篆体书写,体现了精妙深厚的书法功力。
8、清代洋红地洋彩万国来朝图瓷尊/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清代洋红地洋彩万国来朝图瓷尊记录了乾隆时期外国使节前来中国的历史,是古代中国盛世景象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实证,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和瓷都景德镇制瓷巅峰的代表。
9、井冈山八角楼的油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八角楼的油灯见证了光辉伟大、艰苦卓绝的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斗争历史。在这盏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
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布告/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布告见证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和工农民主政权的诞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物价值阐释和创新传播,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助力文化繁荣、文化强省,谱写当代华章!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