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为保护畲族传统音乐,展现江西畲族文化独特魅力,2024江西畲族山歌展演即将于4月10日(农历“三月三”期间)精彩启幕,吉安、赣州、鹰潭、上饶、抚州、九江等地的畲族山歌非遗传承人、畲族山歌表演团队汇聚吉安永丰恩江古城,以歌会友、以舞抒情、以歌舞传达美好的祝福。
非遗词典畲族山歌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州崇义、吉安永丰、抚州资溪、上饶铅山等地的江西畲族山歌均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胡晓东指出,江西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变迁和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和山地文化色彩。江西畲族山歌数量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劝善、叙事、风俗、劳动、时令、小说、革命、儿童、杂歌等多种题材,通常用畲语和客家方言演唱,讲究押韵和即兴编唱,常采用夹有“哩、啰、啊、依、勒”等衬词的“假声”演唱,技巧变化多端,有平讲调、假声唱、放高音等三种变化,演唱形式包括独唱、对唱、齐唱、轮唱等。
江西畲族山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情感交流活动的重要方式,常以歌代言、以歌叙事,逐步形成了劳作对歌、三月三歌会、长夜盘歌、婚庆喜歌、祭祀颂歌、丧葬哀歌等丰富多彩的演唱风俗。近年来,江西畲族山歌在传承和发展中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不断适应新时代新变化,融入新的元素和主题,充分展示出畲族人民勤劳勇敢、善良真挚的优秀品质和热爱生活、纯洁质朴的道德情操,在维系乡土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 江西省非遗研究保护中心)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