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13707098659  投诉:13707098659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化旅游网 > 新闻 > 文旅要闻

大江时评:“小而美”的博物馆,也可以有“大作为”

2025-02-26来源:大江网编辑:龚云飞作者:

  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下,“奔县游”与“文博热”的热度持续攀升。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达7264.87万人次,日均接待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2.84%。其中,县级小博物馆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地方文旅消费的新地标。

  在刚刚过去的这场春节假期文化盛宴中,小博物馆以其“小而美”的定位,通过创新展陈方式、深度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重新定义了小城的文旅生态。徽州历史博物馆的沉浸式夜游项目,将数字与实景完美融合,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江西黎川县博物馆更是整合地方非遗项目,以非遗促文博,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重放光彩。此外,还有博物馆精心规划City Walk线路,串联热门文旅景点,让游客在漫步中感受文化的深邃与厚重……这些跨界融合的举措,不仅极大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与参与度,更实现了从单向的文化输出到多维情感共鸣的深刻转变,让博物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小博物馆,这一曾经的“文物仓库”,如今已华丽转身为“文化会客厅”。它们打破了传统博物馆与游客之间的间隔,使文化不再是冷冰冰的展品,而是转化为游客可触可感的生活体验。作为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者与传播者,小博物馆通过讲述本土故事,为游客开启了一扇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小博物馆,亦可展现“大作为”。一个精心打造的博物馆,足以激发一座城市的文旅热潮。它们通过整合文博、文保、非遗等文化资源,在县域范围内推出历史秀,让每一座古城的文化密码得以生动呈现,让游客在游览中领略历史的魅力,感受文化的韵味。从“文物仓库”到“文化会客厅”,小博物馆的华丽蜕变,彰显了文旅融合的无限魅力与广阔前景。

  然而,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小博物馆仍面临诸多挑战,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问题限制了它们在展览策划、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进步。而随着文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小博物馆在竞争力和吸引力方面也亟待提升。因此,各地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博物馆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鼓励其勇于探索创新。同时,小博物馆也应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区域协作,整合文化资源,共同打造具有特色的跨区域文旅线路,形成品牌效应。

  “方寸之间,博古通今”。中小博物馆以“小而美”的姿态,实现了“小而强”的作为。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它们正成为撬动文旅大发展的新支点,为旅游大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朱亮)

相关新闻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江西旅游信息通讯员
 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群

江西旅游网信息员

江西红色旅游网信息员

江西文化旅游网信息员
江西网警在线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