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乐祖伶伦以竹管定“十二律吕”,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唱响东方戏剧美学;从赣剧高腔的千年回响,到采茶戏、山歌的市井烟火,江西始终是音乐文化生长的沃土。如今,这片土地以“如画、如诗、如歌”为经纬,将山水人文与音乐创新交织,借“唱游江西”品牌升级之势,书写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如画江西,山水交响
4000多年前,乐祖伶伦在洪州(今南昌)以竹管定音,被誉为“华夏音乐鼻祖”,又称“洪崖先生”,其雕像如今便耸立在南昌梅岭的青山绿水之中。近年来,这一文化基因在南昌梅岭焕发新生。湾里将音乐和山林融为一体,举办“梅岭伶伦音乐节”,致力于为乐迷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户外音乐狂欢派对。这一江西首档自主创办的音乐节已成为湾里的音乐盛事品牌IP。
江西戏曲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在文昌里、乐平古戏台与赣南采茶戏等多元实践中熠熠生辉。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以汤显祖“临川四梦”为魂,依托《寻梦牡丹亭》实景演出打造全国首个戏曲沉浸式街区,游客化身“杜丽娘”“柳梦梅”穿行于青砖黛瓦间,今年五一假期吸引65.8万人次游客,戏曲巡游与古戏台互动成爆点。
景德镇乐平则以400余座明清古戏台打造“中国古戏台博物馆”,古戏台下有远道而来的白发老者,有举着云台的年轻博主,还有骑在父亲肩膀上的小朋友……数以千计的游客来到这里,赏赣剧、喝谷酒、品美食,共享乐平生活之美。
赣州江南宋城景区开辟“采茶戏主题街区”,游客身着客家服饰与演员共舞“扇子花”“矮子步”,非遗的市井欢歌与互动体验让传统艺术跳出舞台、融入生活。三地以戏曲为纽带,或借沉浸式场景唤醒文化记忆,或以技术创新传承历史遗产,或以民俗互动激发非遗活力,共同勾勒出江西“戏游天下”的文旅图景。
江西“如画”,不仅是视觉的山水胜景,更是音乐与自然交融的沉浸式体验。5月15日,2025“5·19中国旅游日”江西分会场暨倒计时城市(南昌)活动在南昌滕王阁旅游区开幕。活动中,王勃与徐霞客“穿越”对话,文创市集、美食体验、携程“如画江西如歌旅程”声音地标打卡点人气爆棚。
现场推出了3条“跟着节拍‘趣’旅行”音乐主题线路——“红色江西·奋进旅程”“戏游江西·文韵旅程”“乐游江西·倾心旅程”,将激昂红歌、非遗戏曲的婉转腔调、山水情怀的流行旋律,编织成一条声景合一的文旅脉络。
南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场科科员马玲玲说:“我们希望以这3条主题音乐线路为媒,传承文化、拉动消费,打造江西文旅新名片。”
如诗赣鄱,乐旅共融
“我真的很喜欢南昌,超级好玩,超级有趣。”阿尔及利亚留学生齐悦说,“我喜欢南昌的珠宝街和万寿宫,这些旅游线路,我非常感兴趣,我想要通过线路更好地了解南昌、了解江西。”
这场“唱游江西”升级实践中,携程与网易云音乐联合发起的“如歌的旅程”原创音乐大赛成为催化剂。大赛以“一首歌激活一座城”为核心理念,吸引1.35万首作品投稿,覆盖全国近400城。其中,4首江西省目的地原创歌曲入围大赛“150首获奖金曲”名单,特邀音乐人创作的江西主题曲《如画江西如歌旅程》将滕王阁落霞、景德镇窑火、婺源梯田谱成旋律,唱响诗画江西的多彩乐章。
来自法国的游客Lucia说:“这首歌让我对婺源油菜花、庐山瀑布产生好奇,明年一定要亲眼看看。”巴基斯坦留学生米莉说:“来江西游玩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国际体验,我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给了我一种全新的体验,我感觉很好。”
江西“Discover Jiangxi”品牌的推出,以音乐为媒介之一,将赣鄱文化推向世界舞台。2024年,江西接待外省游客占比近三成,过夜游客近四成,创历史新高。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运用XR技术重现“黄金时代”,赣剧水袖与电子音乐在庐山云雾中共振,千年书院与先锋话剧在赣江两岸对话……这些“古韵新声”的沉浸式场景,向世界传递出江西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胸襟。
如歌旅程,声量破圈
“如歌”的旅程,不仅是旋律的流动,更是文旅经济的活力迸发。“唱游江西”计划自2023年启动以来,不到一年时间,累计已审批大型营业性演出66场次,观众“跨城观演”后顺道旅游成为新常态。南昌市推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大型演出审批时长压缩至“一日办结”。2024年,江西省审批大型营业性演出场次同比增长90%,个人演唱会数量同比增长350%。“音乐+旅游”模式已成为文旅消费的重要增长点。
“如歌的旅程”原创音乐大赛不仅是一场文化盛事,更成为拉动消费的引擎。自大赛启动至5月中旬,全网累计曝光超5.3亿次,社媒话题阅读量近4亿次,通过“城市旋律+文旅体验”的深度融合,音乐成为游客们旅行的动力。“如画江西的文旅资源”与“如歌旅程的新奇体验”吸引了大量具有高消费能力的跨省游客前来江西。来自广州的游客刘先生坦言:“原本只为看演唱会,结果被滕王阁夜景和赣菜圈粉,多留了两天。”
“如歌的旅程”颁奖嘉宾方文山说,音乐不只是听觉上的流动艺术,更应该是旅行时的一种感受与陪伴的温度。携程用“音乐+文旅”的模式,把滕王阁的飞檐、鄱阳湖的鹤影、客家围屋的烟火,变成了可抵达的诗与远方,音乐与城市的结合变得很有画面感。
刀郎演唱会期间,南昌景区接待持票游客超5万人次,酒店入住率提升65%;德云社抚州专场、林忆莲南昌演唱会等活动密集落地,让江西成为演艺经济“新热土”。
从乐祖伶伦的竹管定音,到“唱游江西”的现代交响,当“如画”的山水、“如诗”的文化与“如歌”的旅程交织,江西正以开放的胸襟,邀世界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锦绣之约。未来,这片土地将继续以音乐为媒,通过“云游江西”数字平台、“乐游江西”国际推广计划等举措,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留量”,让“江西风景独好”的品牌叫好又叫座。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